oice 視覺小說-第一年的絮絮念

終於,oice app 蘋果和安卓版要正式上線了,我們並會同步推出新故事《青春校園戀愛日誌-特別篇》

oice 從 2016年開始籌備,2017年初 web beta 版正式發佈,年中 Android beta 發佈並公佈舉辦比賽,到現在決定於 2017年12月21日 app 在雙平台正式上線,整個過程團隊學了不少功課,也結交了不少朋友。雖然直到現在尚未算成功,但回望這一年半所走過的路卻還真是有點感觸。

第一季

2017 年一月,我們買下了 oice.com 的域名,宣佈 web beta 版面世。oice 想達到兩個主要的願景,其一是鼓勵共享,其二是內容有價。那看似兩個有點矛盾的概念,但我們更相信那其實是一個共生的關係:創意共享刺激創作人連結協作,互相砥礪,產生更多可能性;讀者在豐富的創作氛圍下,認同創作人的努力,付錢支持,購買體驗。

聽起來很理想的口號,若執行不到位便是「離地」;只是凡事總要人踏出第一步試試看才知道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於是 Lakoo 開放了包括「光輝歲月」在內的幾款遊戲的素材包作為種子,我們團隊自己寫並也鼓勵大家一起寫故事。第一季在網上看故事的用戶數量有顯著的增長。

然而我們卻並沒有收入。

我們需要摸索出一個可行的盈利模式。

第二季

我們敲定了三個重大的功能決定:開發「素材市場」;其二是開發手機 app;最後是提供多語言支援。畫師可以在素材市場上分享免費的素材和售賣素材,模式跟在同人攤中擺放免費試閱本和收費正式本一般,這樣可以令畫師的「創作有價」。app 作為一個閱讀器,期望為讀者提供最好的視覺小說閱讀體驗,蘋果及安卓的付費平台也能提供一個便利的付費渠道讓讀者付費支持創作或購買體驗。至於多語言支援,我們是想挾互聯網之便探索全球視覺小說的潛在市場。於是整個第二季我們開發團隊都為以上事情忙得團團轉。

同時,團隊在第二季加入了數據分析的專家,令調整業務發展策略時多了些依據。

第三季

團隊決定舉辦「我自由我導」視覺小說創作比賽,並於七月初在香港舉辦了一場比賽簡介會 - 後來證明我們舉辦這個活動的決定是對的,因為我們藉比賽的機會跟很多用戶產生互動,了解了不同想法,有很多用戶更因此成了我們團隊很重要的支持者 - 雖然他們一直吐槽產品沒這沒那 - 但我們一邊被罵,另一邊卻為了自己正在做着一些別人有所期待的事情而高興。

七月中香港書展期間,oice app beta 版面世,首個主推作品是馬菲《天堂假日不工作》。app 的下載反應不如理想,也未看到能實現讀者付費這盈利模式的瞄頭;然而我們清楚那只是調整產品的第一步,我們也深知道 oice app 在那時還遠未能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體驗,那怕只是一個只有兩個頁面UI 的 app,開發工作卻比想像中要耗資源得多。

我們繼續盯著營運數據的發展。比賽的報名很熱烈,而我們赫然發現參賽的百多人中有超過70%來自臺灣。這令我們下了另一個重大決定:投入更多資源在臺灣推廣,親身接觸臺灣地區的用戶。我們申請並成功加入了創夢實驗室,九月份在臺北辦了一次比賽簡介會,並爭取每一個跟臺灣用戶見面收集意見的機會。我們也幸運地找到了第一家願意跟我們合作的臺灣遊戲公司 - STORIA- 把他們其中一款遊戲「青春校園戀愛日誌」特別版及人物立繪素材庫放到 oice 平台上。這為我們在臺灣市場打下了一個立足點。

另外素材市場湧出了大量的共享素材,這一點令我們感到興奮;然而,收費素材庫卻沒有人問津,我們仍無法達到令畫師的創作有價這個目標。

軟件雖說是在上一季推出了,但是要改進的地方十分多,開發團隊幾乎每週都是在執 bug,新功能只能一點一點的加。然後我們經過一輪努力終於爭取到 Google 的 early access feature,為 app 帶來了一些流量,讓我們可以作出早期的用戶體驗和推廣測試。多語言支援方面,雖然功能是推出了,但還未摸清要如何推。沒關係,那是預期之內的事,但我們總算起步了!

第四季

比賽的評審團終於敲定了,都是在創作界別的猛人,可是我們發現好些用戶(尤其同人圈)竟然都沒聽過他們的名字(?!)⋯⋯另外我們連續推了三個主題故事,市場反應只是一般,但收集了不少有用的市場數據和意見反饋。營運方面新增了一個新的客服模組,跟客戶的溝通加強了不少,但同時也增加了營運團隊不少工夫 - 我一天幾乎18小時都會盯著客服軟件!英語和日本市場的推廣工作還是陷在迷霧之中,尤其是日本市場,那果然是視覺小說的「新世界」啊,難度很高!

另一邊廂,我們籌備多時的 LikeCoin 計劃也正式起動。oice 是平面及聲音素材二次創作的一個最好的示範,我們期望能鼓勵更多像 oice 一般鼓勵共享的應用在市場上出現,大家協力把需求創造出來。

安卓 app 調整到一個階段,功能上雖還很不足,但性能上卻算是穩定了。加上 oice 平台上的作品陸續露臉,我們覺得是時候再向前跨一步。所以我們決定在2017年12月21日,蘋果和安卓版正式推出。app 的正式推出對我們來說是里程碑式的大事,因為我們期望那蘊釀了整整一年的能量能隨著爆發。

oice 平台要有收入,首先要有讀者願意付費,然後創作人要有收入,最後平台才能有收入;這樣看來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成績還未足以證明這條路走得通,因為平台上的內容在質和量上還不夠看,讀者未肯因此付費,更別說創作者和平台要有收入了。但是,隨著作品的增多及十二月至一月的推廣活動展開,應該有條件尋找一個爆破點的。

目前 oice app 的收費模式是:用戶在同一故事閱讀完 5回(也可以是同一回看5次。beta 階段是看9次才會觸發),用戶便需要付費成為 oice backer 才能繼續看同一故事。”5" 這個參數在未來仍會調整,我們會根據營運數據持續調節。至於素材市場,我們會繼續鼓勵畫師把畫作放到 oice 分享或售賣,我們自己會加大力度把美術資源進一步開放,詳情有待公佈。

短期展望

「我自由我導」比賽已進入最後一個月的衝刺階段,我們有信心最終能有超過五十份作品面世。明年一月份我們會在臺灣遊戲展推廣這些參賽作品,讓更多讀者玩家能接觸到參賽者嘔心瀝血製作而成的故事。

小結

oice 到現在還是入不敷支。(哭)

然而我們觀察到社群的動能正在慢慢地累積起來,我們能清楚地感受到用戶對我們的期望!懇請大家繼續支持我們的發展吧,oice 最終會成為視覺小說愛好者的樂土的!

後記:生存 vs 熱情

「縱然能這樣繼續運作下去,只會漸漸把大家的熱情燃燒殆盡。那麼到最後還剩下什麼呢?」

就這樣,我們在2016年中決定離開倚賴生存的外包業務,以手上積累了幾年所得的一點資本,放手一搏。我們把會纏著我們腳步的東西都狠心捨棄掉了。

我們未成功。但就算今天公司真的便倒閉了,我還是無悔這個決定。我們有全力試過去追逐我們喜愛的事情。

我特別很感謝那些從 oice 剛起步便一直待在平台上,見證著我們成長的朋友們。雖然我們還沒法滿足你們所有的期望,但你們仍然一直陪伴我們走到這一步。你們的批評有時雖然狠,但你們是實際付出青春跟我們一起拼過的同行者。無言感激。

--

--